你知道自己姓氏的堂名吗
九十五个堂名1、天水堂(尹、秦姓等)2、彭城堂(钱、刘姓等)3、陇西堂(李、彭姓等)4、颍川堂(钟、陈、赖姓等)5、河南堂(方、邱姓等)6、河东堂(吕、聂、薛姓等)7、高阳堂(许姓等)8、鲁国堂(曾姓)9、谯国堂(戴姓等)10、武陵堂(华、龙姓等)11、东海堂(何、徐姓等)12、范阳堂(卢、邹姓等)13、江夏堂(黄、喻姓等)14、荥阳堂(潘、郑姓等)15、京兆堂(宋、舒、康姓等)16、汝南堂(蓝、周姓等)17、扶风堂(马、万姓等)18、延陵堂(吴姓)19、太原堂(王、霍姓等)20、吴兴堂(沈、施姓等)21、南阳堂(韩、邓姓等)22、弘农堂(杨姓)23、清河堂(张、傅姓等)24、济阳堂(陶、蔡姓等)25、河间堂(凌、章姓等)26、高平堂(范姓)27、豫章堂(罗、湛姓等)28、安定堂(胡、梁、伍姓等)29、下坯堂(余姓)30、兰陵堂(萧姓)31、博陵堂(邵、崔姓等)32、西河堂(毛姓)33、晋阳堂(唐姓)34、冯翊堂(吉姓)35、上谷堂(侯姓)36、江陵堂(熊姓)37、内黄堂(骆姓)38、渤海堂(高姓等)39、会稽堂(夏姓等)40、紫荆堂(田姓)41、上党堂(樊姓)42、平阳堂(巫、饶姓等)43、琅琊堂(申、诸姓等)44、武威堂(廖姓等)45、盐官堂(翁姓)46、??典堂(秦姓)47、陈留堂(伊姓)48、顿丘堂(葛、司姓等)49、武城堂(曾、索姓等)50、平卢堂(邰姓)51、广平堂(游、贡姓等)52、新蔡堂(郦姓)53、梨阳堂(桑姓)54、敦煌堂(幕姓)55、东阳堂(习姓)56、新安堂(古姓)57、鲁国堂(曾、颜姓等)58、三省堂(曾姓)59、临海堂(戈姓)60、梨阳堂(都姓)61、丹阳堂(广姓)62、巨鹿堂(魏姓等)63、山阳堂(养姓)64、祟贤堂(秦姓)65、三槐堂(王姓)66、圣裔堂(孔姓)67、至德堂(吴姓)68、汾阳堂(郭姓)69、诗礼堂(孔姓)70、淮阳堂(江、彭姓等)71、沛国堂(朱姓)72、河内堂(练姓)73、庐江堂(何姓)74、百忍堂(张姓)75、金鉴堂(张姓)76、中山堂(郎、刘姓等)77、长沙堂(刘姓)78、德星堂(陈姓)79、四知堂(杨姓)80、栖霞堂(杨姓)81、让德堂(吴姓)82、三高堂(何姓)83、儒雅堂(何姓)84、陈郡堂(谢姓)85、会稽堂(夏、谢姓等)86、东山堂(谢姓)87、宝树堂(谢姓)88、注礼堂(戴姓)89、六桂堂(方姓等)90、香山堂(白姓)91、始平堂(冯姓)92、乐安堂(蒋姓)93、千乘堂(倪姓)94、平原堂(常姓)95、雁门堂(童、田姓)注:1、绝大部分堂名是古代地名。2、有几个姓同堂名的,也有一个姓几个堂名的。
历史上常姓名人
历史上姓常的名人有常惠、常璩、常林、常何、常建等等。下面就一一介绍一下:
1、常惠:西汉大臣,太原郡人。活跃在汉武帝、汉昭帝、汉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动家。年轻时作为苏武的副使出使匈奴,被扣留十九年。汉昭帝时回国,封为光禄大夫。出使乌孙,击败匈奴,被封为长罗侯。常惠诛杀杀害汉使的龟兹贵人姑翼,之后为典属国。汉宣帝时为右将军,汉元帝时去世,谥号壮武侯。史称“明习外国事,勤劳数有功”。
2、常璩:字道将,蜀郡江原(今四川成都崇州)人,东晋史学家。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。成汉时期,常璩曾担任散骑常侍。公元347年,成东晋大将桓温伐蜀,常璩劝汉皇帝李势降晋。成汉灭亡后,常璩入晋,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、轻藐,因此专注于修史。
3、常林:字伯槐,河内郡温县(今河南温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常林少时家贫,好学有才智。初为曹操部下,任南和县令,有政绩显著而升任博陵太守、幽州刺史。曹丕当政时历任五官中郎将、功曹、平原太守、魏郡都尉、丞相府东曹掾、少府、大司农,晋封乐阳亭侯。魏明帝继位之后历任光禄勋、太常、光禄大夫,晋封高阳乡侯。死后追封骠骑将军,谥号贞侯。
4、常何:汴州仪县人,祖籍河内温县。早年参加李密瓦岗军,投唐后曾经跟随秦王李世民、太子李建成和赵郡王李孝恭等作战,战后在外镇守。武德七年秦王李世民将常何调入京城,安插在玄武门值守,官至中郎将。李世民又对常何施以重贿,并因为心腹。
5、常建:籍贯邢州,后游历长安(现在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,字号不详。开元十五年(727年)与王昌龄同榜进士,长仕宦不得意,来往山水名胜,长期过着漫游生活。后移家隐居鄂渚。天宝中,曾任盱眙尉。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,其中的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一诗较为著名。
有常字的名人
有常字名人有:
1、常璩:常骞治毛诗、三礼,以清尚知名。
2、常林:三国魏温人常林,官大司农,封高阳乡侯,其后累世官宦。
3、常珍:4世孙常珍北魏时任南安太守,避乱徙居凉州(治今甘肃武威)。
4、常坦:珍子常坦,官镇远将军。
5、常爽:坦子常爽,官宣威将军,博通经史,曾置馆教授门徒7O0余人。
6、常建:唐代有诗人常建,高僧常慜,由海道前往印度巡礼,所乘商船中途遇险沉没,他为救人而死;还有在代宗、德宗两朝任宰相的常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