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姓的由来
起源于殷商,出自子姓。帝喾之子契,因佐大禹治水有功,受封于商,故地在今河南商丘西南,赐姓子姓。传十四世至成汤,灭夏朝建立了商朝。
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中期,商王庚自奄迂都于殷,国号也由商改为殷,史书也称殷商。周武王灭商后,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宋,是为宋国。在京城的其他商朝王室成员凡没有得到封号的,一概都以殷为姓,其后殷人四散。
居于河南商水地区殷河的最古的殷人也姓殷。殷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。移居山东的一部分殷姓因为方言的影响,后来改姓衣,殷、衣原本同源。到宋朝时候,一部分殷姓因避讳改姓汤。
殷姓,女,起名
殷素素,殷霓凰,殷华梅,殷离,殷珠
殷丽霞有多少全国重名
3096人
殷丽霞,担任中认国测(北京)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法定代表人,担任中认国测(北京)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股东,担任中认国测(北京)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、北京同舟方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高管。
中国殷姓是皇姓吗
在中国古代,殷姓不是皇姓,而是国姓。
殷姓源出唐朝末期女真族完颜部,是金国建立时金国国姓,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,明朝时称为王甲部,以部为氏,是满族著姓之一。
后有蒙古族、锡伯族引为姓氏,是女真人加入元籍者,同源同祖。从元朝时期起,逐渐冠汉姓为汪氏、王氏、鄢氏、张氏、完氏、颜氏、赵氏、顾氏、瀛氏、魁氏、殷氏等。
在女真完颜氏族人中,有著名的管旗十六大臣之一完颜·殷达呼齐,其后裔子孙皆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字汉化为姓氏,称殷氏。
殷姓的迁徙:
先秦时期,殷姓活动比较广泛,战国时期的河南的魏国、冀鲁地区的卫国、陕川一带的秦国都有殷人的足迹,但是河南地区一直是殷姓的主要活动地。
到秦朝末期,殷姓的主要族群集聚在河内野王。秦汉时期浙江的会稽地区已经有殷姓。西汉初期,殷姓南移到淮河上游的汝南和西华一带,形成著名的殷氏汝南望族。魏晋时期,殷姓由淮河地区向东南迁移,过长江全面进入江南地区。唐宋时期,殷姓亦在江苏形成大族。
明朝时期,殷姓已散播到全国各地,约有13万人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13%,排在第一百三十位。江苏为殷姓第一大省,约占殷姓总人口的36%。
全国主要集中于江苏、山东、江西、浙江,这四省大约占殷姓总人口的69%。宋、元、明600余年,殷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,以江苏为中心的殷姓聚集中心已经形成。